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

发布日期:
2010-11-28
出处:
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,2010,24(6):471-479.
摘要:

长QT间期综合征亦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,是一种心室复极时程延长、不均一性增大的疾病。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问期延长、T波和(或)U波异常、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及心率减慢时易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。临床表现以晕厥、搐搦或猝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。LQTS可以是先天性,也可以是获得性。

先天性LQTS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引起复极异常的遗传性心脏病。获得性LQTS是指由药物、心脏疾病[心力衰竭(心衰)、心肌缺血、心动过缓等]或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T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,其中药物性LQTS最常见。本建议重点放在药物引起的获得性QT间期延长伴TdP的防治。

本建议的专家委员会认为:

(1)药物引起的LQTS和TdP虽是致命的,但可防可治。

(2)药物获得性LQTS更多见于住院患者,因为住院患者多数病情重,用药复杂,更易于发生Tdp。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医院各科室,因此需普及LQTS的防治知识。

(3)需要提高识别QT间期延长和TdP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预警性心电图改变的能力,以便及时诊断。

(4)治疗上已有规范可依,及时监测和处理可预防或终止TdP发作,减少死亡。

为此,本建议适用于各科医生,包括基层医院的医生。

展开

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
阅读免费指南
发送到邮箱

收藏

分享

评论
提交评论
/ 没有更多了 /
置顶